現代所說的五谷泛指谷類和豆類,如米、谷、麥、豆類等五谷雜糧。五谷含的營養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,其次是植物蛋白質,脂肪含量不高。古代醫家們認為五谷能養五臟之真氣。1997年中國營養學會通過了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》第一條就是“食物多樣,谷類為主”,它強調人們日常所必需能量和蛋白質應主要由糧食供給,糧食是攝取營養素的主體和根本。
粗細搭配 吃點粗糧
我們日常吃的米、面粉稱作細糧,把玉米(面)、小米、高粱、豆類和薯類等稱作粗雜糧。粗雜糧中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特別豐富,玉米、薯類等粗雜糧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。營養學家認為,每周至少吃3次粗糧,會對健康有所幫助,也使人的腸胃更健康,食欲更強。其中,粗糧含有豐富的營養素。如燕麥富含蛋白質;小米富含色氨酸、胡蘿卜素;豆類富含優質蛋白;高粱富含脂肪酸及豐富的鐵;薯類含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。
雜食五谷 營養互補
小雜糧含淀粉和蛋白質較多,主要包括的作物有高粱、谷子、蕎麥、燕麥、大麥、糜子、薏苡仁,以及菜豆、綠豆、小豆、蠶豆、豌豆、豇豆、小扁豆、黑豆等。中國中長期食物發展戰略研究表明,在供給國人的糧食中,小雜糧應占20%。